敦煌沙洲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美国龙安建筑_2010年.pdf

上传人:地****3 文档编号:37029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PDF 页数:123 大小:14.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沙洲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美国龙安建筑_2010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敦煌沙洲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美国龙安建筑_2010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敦煌沙洲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美国龙安建筑_2010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敦煌沙洲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美国龙安建筑_2010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敦煌沙洲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美国龙安建筑_2010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ONTENTS 第一部分 分析解读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项目位置及规划范围 二、规划缘由及规划目的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指导思想 第二章 现状解读与发展条件分析 一、 敦煌城市概况 二、 古城概况 三、 上位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 目录 第二部分 规划设计 第三章 规划研究与市场分析 一、敦煌印象 二、资源禀赋分析 三、 古城研究 四、敦煌古城旅游市场研究 六、核心竞争力与切入点分析 七、 功能组织与产品类型 八、案例研究 第四章 规划定位 一、功能定位 二、形象定位 第五章 布局规划 一、规划原则 二、规划功能与结构 三、规划用地布局 四、建筑布局 五、道路系统规划 六、景观系统规划 第六

2、章 项目策划与活力分析 一、策划理念 二、文化体验项目 三、休闲度假项目 四、活动策划 五、古城生命力与活力分析 第七章 游憩体系与游线组织 一、古城文化体验之旅 二、生活休闲之旅 三、艺术体验之旅 四、商务度假之旅 第八章 开发时序 第三部分 旅游支持体系规划 第九章 旅游支持体系规划 一、运作模式探索 二、信息支持体系 三、市场营销体系 第四部分 图集 一、 图纸目录 01 区位分析图 02 土地利用现状图 03 土地利用规划图 04 规划总平面图 05 规划结构图 06 功能组织规划图 07 道路交通规划图 08 慢行系统规划图 09 功能组团规划图 10 景观绿地系统规划图 11 分期

3、建设图 12 游线组织规划图 13 效果图 五、发展SWOT分析 沙 州 古 城 第一部分:分析解读 “追寻古城之魂” PART ONE: ANALYSIS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CHAPTER PLANNING BACKGROUND 第二章 现状解读与发展条件分析 CHAPTER 2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CONDITIONS ANALYSIS 2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项目所在位置 敦煌机场 七里镇区 莫高区 阳关路 一、项目位置及规划范围 本项目位于敦煌市沙州城区党河 西侧中下游的绿洲腹地,北至阳关路, 南至现状农田,西至规划

4、路肃州南路, 东至规划中路党河西路。项目总用地约 115.44公顷。 二、规划缘由及规划目的 规划缘由:为进一步挖掘敦煌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特色,提高敦煌的城市文化品位, 带动敦煌城市旅游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本项目 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目的:营造一个以汉唐文化和丝路文化为主题的集古迹旅游、展览参观、商贸旅 居、艺术创作、特色餐饮、休闲活动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旅游景区,打造意念中的敦煌沙州 古城,使其成为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亮点和品牌。 第一章 规划背景 CHARPT ONE PLANNING BACKGROUND Location and Planning

5、Covers Reasons and Planning Target 项目在敦煌市的位置 项目在敦煌城区的位置 沙 州 古 城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第146号令);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 (7)敦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2005年); (8)敦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01年); (9)敦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6、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0)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四、规划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兼 顾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规划区域的现有资源和原生态 居民的社会环境特色,保护规划区内的文化和生态风貌,创新旅游体 验,协调旅游区各项建设用地关系,强化管理,促进规划区持续和健 康发展。 Planning Basis Planning Guidlines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项目位置/ 敦煌在中国西部的位置 第二章 现状解读与发展条件分析 CHARPT TWO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7、CONDITIONS ANALYSIS 一、敦煌城市概况 1.区域位置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 的交汇点,隶属甘肃省酒泉市管辖。东经9213-95 30,北纬3953-4135。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 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 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88%。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 仅占总面积的4.5%。境内有国道215、省道 313公路穿过。 全市现辖六镇三乡,分别为沙州、七里、肃州、莫高、 阳关、转渠口六镇,以及黄渠、杨家桥、郭家堡三乡。民族 以汉族为主,还有蒙族、藏族、朝鲜族、满族、哈萨克族、土 族、 裕固族、回族等少

8、数民族。 General situation of Dunhuang City 敦煌在甘肃省的位置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2、历史沿革 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春秋时 期,敦煌是秦的属地。羌、戎居地。 汉初,成为匈奴昆邪王、休屠王领地。至 汉元狩二年,汉武帝驱逐匈奴,将其纳入版图。 后设两关(玉门关、阳关)、置四郡(武威、 酒泉、张掖、敦煌)、统六县,敦煌为县治。至 此,敦煌成了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 地”,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隋唐时期,敦煌始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 镇。而且唐贞观之后,逐渐进入了盛世。但宋中 叶以后,为西夏所据。明代闭关不与西域交通。

9、一直到清,西路再通,又成为清人通往新疆的要 道。 敦煌在历史上担负过不少的职能:是边防 的重地,是交通重心,文化交流的场所,尤其在 唐代最为辉煌:做了中西交流的枢纽、宗教繁兴 的圣城、文化极盛的都市。敦煌因其为交通的要 道,而一出玉门关,便是历史上所谓的“三十六 国”,也是中亚西亚民族聚居最为复杂的地方。 所以在治世则为四方辐辏之地,文物大盛;在动 乱的时代又为有关边防的重镇。所以其兴废、其 变迁也最剧烈。 敦煌地区建制沿革表 敦煌郡、沙 州 敦煌县 建置时间、 名称、隶属 所领县名称、数量建置时间、名称、隶属 汉 代 西 汉 前111年,敦 煌郡 敦煌、冥安、效 谷、渊泉、广至、 冥安六县

10、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新 莽 9年,敦煌郡 敦煌、冥安、效 谷、渊泉、广桓、 龙勒六县(亭) 敦煌亭,隶属敦煌郡 东 汉 敦煌郡同西汉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三国 曹魏 敦煌郡,隶 属于凉州 敦煌、冥安、效 谷、渊泉、广 至、宜禾七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西晋敦煌郡 菖蒲、敦煌、冥 安、龙勒、效谷、 广至、宜禾、渊 泉、伊吾九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东 晋 十 六 国 前 凉 敦煌郡,隶 属于凉州、 沙州 菖蒲、敦煌、龙 勒、效谷、乌泽、 凉兴六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前 秦 敦煌郡,隶 属于凉州 菖蒲、敦煌、龙 勒、效谷四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后 凉 敦煌郡,隶 属于凉州 菖蒲、敦煌、龙 勒、效

11、谷四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西 凉 敦煌郡 菖蒲、敦煌、龙 勒、效谷四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北 凉 敦煌郡,隶 属于凉州 菖蒲、敦煌、龙 勒、效谷四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北 朝 北 魏 439年,敦煌 镇 菖蒲、敦煌、龙 勒、效谷四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西 魏 526年,瓜州 敦煌、酒泉、玉 门、常乐、会稽五 郡,后增效谷、寿 昌二郡 瓜州 北 周 敦煌、效谷、龙 勒、东乡、平康、 鸣沙六县 564年,鸣沙县 隋 607年,敦煌 郡 敦煌、常乐、玉门 (后改会稽)三县 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唐 633年,沙 州,隶属于 陇右道 敦煌、寿昌二县敦煌县,隶属敦煌郡 五代沙州 敦煌、寿昌、紫亭

12、三县 敦煌,隶属沙州 宋沙州 敦煌、寿昌、紫亭 三县 敦煌,隶属沙州 西夏 沙州、沙州 监军使 瓜州、瓜州 监军使 元 1280年,隶 属于甘肃行 中书省 沙州、瓜州 明1405年,沙州卫 清代安西府 1760年,敦煌县,隶属 安西府 中华民国 1936年,敦煌县,隶属 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 署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1949年,敦煌县,隶属 甘肃省酒泉专署 1955年,敦煌县,隶属 甘肃省张掖专署 1961年,敦煌县,隶属 甘肃省酒泉行署 1987年,敦煌市,隶属 甘肃省酒泉行署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3、自然人文 (1)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属低山地形。 敦

13、煌地貌可分为:(一)剥蚀构造低山地貌,为基 岩中、低山地,包括三危山、 鸣沙山、 独山及疏勒 河下游哈拉诺尔西部的低山, 以坡积残积物为特征; (二)过渡区,敦煌盆地边缘,包括山前洪积扇及水阜 阶地,千佛洞西北的二层台子,党河水库以北的砾面 戈壁;(三)倾斜平原区,山前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 带;(四)堆积区,敦煌盆地的中央部位,包括疏勒河 下游河谷平原,党河秦家湾以下冲积扇三角洲,党河 冲积扇扇缘呈指状的缓岗,分布在绿洲中间的泄水草 甸,风成沙丘及沼泽等。 (2)气候 敦煌地处内陆,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围,大陆度 为69.2%,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为9.3, 平均最高7月为32.8,1月最

14、低为-15.6。年平均 降水量3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486毫米,是年降 水量的60倍。总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光照充 足;热量较富,但不稳定,无霜期短;降水少,变率 大;蒸发强烈,灾害频繁。 CURRENT STAT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3)水文 党河为区内主要灌溉水源。以祁连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 给,流域面积 1.68 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2.97 亿立方米。 党河中游部分渗入地下的水和南山沟渗入地下的水在南湖 地区以泉水的形式露头,形成地面径流。年径流量 9902.3 万立 方米(其中重复利用 1329万立方米) 。 地下水年平均补给总量 1.99 亿

15、立方米,年排泄量 2.04 亿立方米,补排平衡,年排泄量略大于年补给量,说明地下水源 贫乏。 (4)矿产资源 本市境内可利用的矿藏资源主要是芒硝,现已形成拳头产 品。 根据地质件分析,敦煌为含油气远景的盆地。已探明的预 测资源油量为 1.1158 亿吨。其它矿产有:方山口铀、钒、磷 矿、玉门关盐矿、湾窑盐 矿、树沟子白云岩、火焰山 南白云岩、叶家糟粘土矿、 青金石、1557 高地东铁 矿、红柳河铁矿、条湖七一 铁矿、塔水北东铁矿、苦泉 锰矿、白川锰矿。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4、对外交通 敦煌地处甘、青、新三省交会处,交通四 通八达,存在大量的过境交通。对外联系有铁 路、民

16、航、公路等快速运输方式,交通比较便 利。境内313、215公路以及敦肃、敦格公路是 敦煌市区与周围各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从目 前情况看,大量的过境交通穿越城市,对城市 的干扰比较严重。 (1)铁路 敦煌铁路从兰新铁路柳沟站接轨,敦煌火 车站已建成使用,距离敦煌市区约12公里。 (2)民航 敦煌机场位于敦煌市东的莫高镇,距离敦 煌市区约 13 公里。可与兰州、北京、上海、 西安、嘉峪关、乌鲁木齐直接通航,办理包 机业务。随着近几年敦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 展,国内外往来游客迅速增加,敦煌机场高 峰时期的吞吐量已接近饱和,需要扩建增强 航空能力。 (3)公路 敦煌市南北方向的对外联系公路有215 国道

17、,往南连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一直 通往青海省,往北连接安西柳园。东西方 向的对外联系公路有313 省道往东连接安西 县,302省道自沙枣园往东连接肃北蒙古族自 治县。215 国道、313 省道基本构成了敦煌 十字形对外交通骨架,市域内城区至各乡镇 公路已形成网络,基本满足需要。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5、社会经济 1、发展水平 2009年敦煌实现生产总值43.01亿元, 比上年增长16.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0.64 亿元,比上年增长7.26%;第二产业增 加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9%,第三产 业增加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1%。三 次产业结构

18、为22.1:24.1:53.9。人均生产总 值为30396元,增长24.1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万元 生产总值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万元 生产总值 敦煌历年国内生产总值(2003-2009年) 2、产业结构变动特征 2000年,敦煌的三次产业比例为 26.64:

19、25.72:47.64,2007年三次产业比例 为25.6:21.4:53.0,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 为 22.1:24.1:53.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不断上升,已超过50%,而一、二产业的比 重有所下降。从各产业部门的绝对值来看, “十五”期间,农业的产值稳步上升,工业 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较快,建筑业、商业、交 通运输业相对增长缓慢。 3、与其它县市的比较 敦煌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酒泉地区 位居第三,仅次于肃州区、玉门市。敦煌的 旅游业产值在酒泉所有县市中比较高的,达 到40%左右,而其工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工 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4%,低于其他大多 数地区。 2000年敦煌三次

20、产业比重 2007年敦煌三次产业比重2009年敦煌三次产业比重 敦煌历年主要产业增加值的变动情况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肃北县阿克塞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肃北县阿克塞县 敦煌与酒泉地区其他县市的生产总之比较(2009年) 53.90% 22.10% 24.10% 0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6、旅游产业 (1)旅游产业概况 从旅游接待人数来看,敦煌的旅游业历年来一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自90 年代以来旅游人数增长比较迅速。而自1997年突破50万人

21、次以后,增长逐步减缓,甚至 从2002年开始出现负增长,旅游接待人数有所下降。而自2004年以来,敦煌旅游业的发 展突飞猛进,2005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2007年全市接待的游客达到140.35万 人次,旅游收入80590.45万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外宾9.04万人次,比2006年下 降13.16%;国内旅游者131.31万人次,同比增长19.7%。近几年敦煌市旅游业发展迅速, 但2006年之后旅游业占敦煌市GDP比重处于下降趋势,2009年旅游业占敦煌市GDP比重 4.72%;旅游业占GDP的比重并不高,旅游业距离成为“立市”产业、敦煌市支柱性产业 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敦

22、煌旅游业现状的特征: a、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三位一体”交通网络 b、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其他类型产品欠缺(如高端旅 游产品,商务会展、会议) c、旅游业规模初步形成,但与旅游业定位尚有差距 2008、2009 年敦煌市旅游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2009 年2008 年增长(%) 接待人数(万人次)120.0092.0030.43 营业收入(万元)70947.0249579.2643.10 实现利润(万元)-505.16-1272.0060.29 上缴税金(万元)3608.742711.4233.0 近三年敦煌旅游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指标旅游业增加值(万元)占

23、GDP 比重(%) 占三产增加值比重(%) 2007 年23049 7.9 14.9 2008 年14179 4.1 8.0 2009 年20290 4.72 8.8 沙 州 古 城 (2)旅游业部门结构特征 从旅游收入的构成来看,行、游、住是 敦煌旅游总收入的主要来源,游客的主要花 费集中在交通费用、旅游景点费用和住宿费 用方面,而吃、购、娱的比重相对较低,反 映了敦煌的餐饮、购物等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相对滞后,旅游配套服务功能还不强。 单位:亿元 0 1 2 3 4 5 6 7 8 9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行 游 住 吃 购 娱 单位:亿元 0 1 2 3 4

24、 5 6 7 8 9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行 游 住 吃 购 娱 项目 2009年12月累计2008年12月累计增减(+-) 增减 (+-)% 金额 比重 (%) 金额 比重 (%) 金额 比重 (%) 旅游总收入70947.02 100.00 49579.26 100.00 21367.76 43.10 一、行15391.09 21.69 13045.82 26.31 2345.27 -4.62 17.98 二、游22410.90 31.59 14466.48 29.18 7944.42 2.41 54.92 三、住11221.80 15.82 6205.69

25、 12.52 5016.11 3.30 80.83 四、吃6167.83 8.69 3653.56 7.37 2514.27 1.32 68.82 五、购10911.00 15.38 8455.91 17.06 2455.09 -1.68 29.03 六、娱4844.40 6.83 3751.80 7.57 1092.60 -0.74 29.12 2008、2009 年敦煌旅游分行业收入及所占比重 2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3)客源结构 从敦煌的客源结构来看,国内游客仍然是敦煌旅游市场的主体,其接 待人数比2008年增长33.20%,2009年占游客总数的比重达到98.1

26、5%。国外 游客的数量相较2008年有所减少,港澳台游客数量则呈现下滑的趋势,国 外客源市场则以日本、 韩国游客为主体,其余游客则主要来自美国、新加 坡、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英国、德国等国家。 2009年敦煌旅游接待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2009年比重2008年比重 2009 年比2008 年增长 合计120.00 100.00%92.00 100.00%30.43 国外游客1.66 1.38%2.79 3.03%-40.64 港澳游客0.27 0.23%0.33 0.36%-17.37 台湾游客0.29 0.24%0.46 0.50%-36.21 国内游客117.78 98.15%8

27、8.42 96.11%33.20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a、国内客源市场发展迅速、份额较 大、以邻近省市、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为主。敦 煌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呈总体分散、局部集 中的特性。 2009年敦煌国内客源市场份额一览表 省 份 所占国内市 场份额 省份 所占国内市 场份额 甘肃5.80%湖南3.07% 天津5.16%山西2.83% 陕西5.12%四川2.72% 北京4.97%云南2.58% 宁夏4.97%福建2.45% 青海4.80%辽宁2.44% 上海4.27%重庆2.44% 新疆4.19%吉林2.33% 湖北4.08%广西2.31% 河北3.55%黑龙江2.28%

28、广东3.49%贵州2.23% 山东3.45%内蒙古1.94% 河南3.33%安徽1.65% 浙江3.28%海南1.12% 江苏3.24%西藏0.81% 2007至2009年敦煌市主要境外游客接待数 b、境外客源市场基数较低,下降 趋势明显,分布集中,原主要市场游客流失 严重。 单位:万人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日本韩国 港澳 台湾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沙 州 古 城 (4)相关产业及配套设施 与此同时,与旅游业相关的其它产业正蓬勃发展。 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亿元,比上年增 长20

29、%。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28 亿元,比上年增 长0.73%;市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74亿元,比上年增长 18.62%。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1亿元, 增长2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8亿元,增长13.56%; 其他行业零售额0.43亿元,增长 10.64%。 基础设施得以加快建设,旅游资源不断得以开发和 丰富。先后完成了月牙泉、雅丹、阳关、玉门关等景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改造敦煌宾馆、太阳大酒店等住宿 设施,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敦煌目前有星级宾馆近四十 家,拥有客房3000余间,基本能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其 中莫高大酒店、太阳大酒店、敦煌宾馆、敦煌山庄、 国 际大

30、酒店、太阳村酒店等为四星级酒店。经营国际国内旅 游业务的旅行社40多家,数量虽多但规模较小,2006年利 润10万元以上的旅行社仅三家,大多数旅行社的年利润都 低于1万元,甚至出现负利润。可见敦煌的旅游服务设施 建设仍与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5)存在的问题 a、资源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 尽管敦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 自然资源,但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资 源开发的深度不够,主要以历史遗迹 观光以及自然风光旅游为主,旅游景 点的内容显得单一,各景点的旅游价 值还尚未凸现。由于缺乏旅游产品的 深度开发和有效宣传,敦煌仍缺乏统 一的旅游整体形

31、象,许多游客对敦煌 的认知仍停留在莫高窟等传统景点, 到敦煌的游客主要是以莫高窟、鸣沙 山-月牙泉的出游为主,莫高窟和鸣沙 山两个重要景点成为敦煌旅游的主要 支撑,而阳关、玉门关、雅丹、三危 山等景点的游客量较少,不利于敦煌 旅游项目的拓展和延长游客的停 留时间。因此,敦煌旅游资源的 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是敦煌旅游 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b、地域文化特色不鲜明。 敦煌作为目的地的城市整体景观 和风貌特色不鲜明,没有表现出 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心城区 也缺乏表现历史风貌的建筑,尚 未形成浓郁的文化和民俗氛围, 历史文化特色不明显。因此,游 客对敦煌地域文化特色的感受仍 不深,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仍

32、显 不足。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c、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存在矛盾。随着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敦煌重要文物旅游资源已 受到威胁。举世闻名的艺术圣殿莫高窟, 由于游客不间断的参观使洞窟长期处于酸性气 体腐蚀环境,莫高窟壁画正遭受酥碱病的折 磨,不可再生的敦煌壁画正受到人为的环境污 染破坏。长此以往,莫高窟等珍贵的文物资源 将濒临闭门谢客的险境。敦煌古城作为千年古 城,其仅存的文物价值也应得到充分的保护, 合理解决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d、配套服务不完善。旅游城市的形象和 功能需要有完善的服务配套作为支撑,旅游相 关辅助产业的培育,对于延伸旅游产业链、提 升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

33、是非常重要的。敦煌的 旅游配套服务发展滞后,如宾馆饭店结构不合 理、娱乐设施配套不足、各个景点的解说系统 (导游、解说牌)比较缺乏等,使得游客停留 此地的时间相对较短,旅游休闲功能尚未充分 实现。 e、交通可达性不强。敦煌的旅游景点分 布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阳关、 渥洼池等景点位于敦煌市西南 70-80公里,国家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门关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 悬泉遗址距市区64公里,雅丹地貌更是位于敦煌城 西北100余公里处。由于主要旅游区距中心城区的距 离较远,加之交通条件的限制,敦煌城到各旅游景 点以及各景点之间的可达性不强,影响了游客对敦 煌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认知程度。

34、 f、区域联动不足。从区域联合上看,敦煌与周 边城市的旅游联动效应还不够强。与周边景区的旅 游线路联合开发以及联合宣传促销都比较少,在西 北旅游圈中尚未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 g、宣传促销力度不足。 H、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才不足。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二、古城概况 1、古城变迁 敦煌古城,即西汉时的敦煌郡城,唐代以来改郡为 州,遂名沙州城。 敦煌郡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西汉占领这一地区的 开头几年属于酒泉郡。为了维护和开发这一地区,朝廷调 来大批戍卒和一批批移民,敦煌很快成为汉朝的前哨和新 兴的经济区。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军事应变能力及开发、 施治的需要,在元鼎六年(公元

35、前111年)划出酒泉郡西 部地区设立了敦煌郡。 General situation of ancient city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公元400年,李暠在此城建都,称西凉王。敦 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21年后,北凉王沮渠 蒙逊派兵攻打敦煌城。敦煌太守李恂带领长史宋 承、武卫将军张弘等将士坚守此城。随之,蒙逊又 亲自率兵两万余众来攻城。围攻数月,损兵折将, 久攻不下,只好令将士在城东党河上筑起高三丈, 宽三丈五的大坝,拦聚党河水淹城。李恂挑选了 一千壮士,搭板为桥,偷偷地潜出城外,意欲决堤 放水,保护城池。不料,这一行动被敌兵发现,壮 士

36、被杀害,目的未能实现。最后,水淹州城,宋 承、张弘只得开门投降,李恂自杀身亡,百姓尽遭 杀害。西凉国灭,该城逐渐衰落。 隋唐时期,该城仍是郡、州治所在地。公 元776年,唐王朝安史之乱,吐蕃乘虚而入, 占领了河西地区。沙州城被吐蕃重兵围困长达十 年之久,终于箭尽粮绝,寡不敌众,于公元781 年开城降蕃。经过71年漫长的奴隶生活,敦煌首 领张议潮领导瓜沙人民在沙州城起义,驱逐了吐 蕃势力,收复了河陇十一州的大片土地。之后, 沙州城战火连绵不绝,宋景祐二年被西夏王李 元昊攻破,杀得城内血流成河,统治长达190余 年。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8年)又用水淹的 方法将城攻破,复立沙州,后又改设沙州路

37、总管 府。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置沙州卫。 沙 州 古 城 清康熙时,开始经营西域,才使嘉峪关外的 疆域逐渐恢复。雍正元年(1723年),“复立沙州 所”,三年,“旋升所为卫”(32),同年,因沙 州卫城受党河水侵蚀,东墙坍坏,“于古城东另 筑卫城,周围三分三里,开东西南三门”。雍正三 年在今党河东岸筑卫城,即现在敦煌市沙州镇所在 地。乾隆25年,改沙州卫为敦煌县,隶安肃道。 从清代移民开始到解放前夕,敦煌古城的城 墙等遗址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逐年破坏,但许 多城墙犹存。解放后,由于受“大跃进”和“文化 大革命”等大的政治风波的影响,同时也受当时社 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干部群众认识不到古

38、城遗址的 重要价值,甚至把它视为生产和生活的障碍。从50 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近三十多年时间里,人们在 古城内开荒种地,炸墙建厂,先后建成了敦煌面粉 厂、拖拉机制造厂、白马塔一队集体农庄、白马塔 小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城市居民住房等建筑设 施,使敦煌古城遗址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981年敦煌古城(沙州古城)被甘肃省人民 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汉武帝元 鼎六年(前111年)开西域建敦煌古城到公元2000 年,敦煌古城整整经历了2111年的光辉历程,在 二千多年的沧桑巨变中,敦煌古城内导演了一幕幕 历史活剧,留下了一串串难忘的历史画面,敦煌古 城丰厚而灿烂的古代历史文化将永远留在人

39、们深深 的记忆中。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2、古城遗存 几经风雨,敦煌古城现存南、北、西三面断 壁残垣,依残垣遗址推测,敦煌古城范围南北长 1132米,东西宽718米(35),南墙残存6段,共 计长184米;北墙残存15.5米,宽1.5米,高2.3 米;西城墙残存64米,宽8米,正中留有门墩一 座,是敦煌古城西城门;残留的西北角墩,下部 为夯土版筑,上部多用厚大土坯砌成,东西宽 30.8米,南北长40.3米,高16米。城南部有一座 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宝塔,名白马塔,为后秦 所建。相传鸠摩罗什来传经,曾瘗白马于此,后 建塔志之。塔九层,系喇嘛塔风格,高约12米, 檐角高喙,

40、或八角形,或五瓣莲。 据塔第二层镌 石、镌木记载,清道光乙巳年(1845 年)、民国 二十三年曾重修。 序号 用地 代号 用地名称面积(ha)占总用地(%) 1 R居住用地8.957.75 R2二类居住用地0.650.56 R3三四类居住用地8.37.19 2 C公共设施用地7.806.75 C2商业金融用地0.380.33 C6教育可研用地0.970.84 C7文物古迹用地2.62.25 3M二类工业用地7.526.51 4W仓储用地1.281.10 5S道路广场用地2.041.77 6 E水域及其他用地87.8576.10 E2耕地59.1851.26 E4林地12.9311.20 E6村

41、庄建设用地15.7413.63 总计 115.44100 土地利用现状平衡表 20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3、建设现状 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公共设 施用地、农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组成,用地基本平 坦。基地东邻党河,北靠东西走向的城市主路阳关 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白马塔位于基地南部。 现状古城内的耕地 现状南面沙山 现状阳关路 现状艺术中专 项目现状照片土地利用现状图 2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4、交通条件 基地北侧为阳关中路,西侧为肃州南路,交 通条件便利。东侧为规划党河西路。规划区内有一 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次干路穿越基地,与之相衔接的 跨党

42、河大桥已建设完成,对规划区的开发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5、周边环境 基地东侧与党河相邻,党河风光带景观良好;基地西 侧用地为敦煌公园与公建用地,绿化景观优良;基地北侧 是商业服务区,南侧以农田和村落景观为主。 党河风情线 阳关中路 月映路现状耕地农舍 22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三、上位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 1、敦煌市总体规划 敦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把敦煌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 河西走廊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 ;对城市特色的定位是:历史文化特色丝路名城;地理环境特色沙 Upper plannings and government rep

43、orts 漠绿城;城市建设特色优美小城;城市 产业特色旅游服务基地。 总规中指出,沙州古城作为沙州城区 的一部分,是沙州城区打造敦煌市行政、文 化中心和旅游服务母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敦煌市域“一心、两带、八区”旅游空间格 局上的重要一环;是敦煌市重要的公共绿 地。 总规中规定:“在进行科学考古勘探 的基础上,本着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进行重 现性利用开发。沙州镇党河西岸尚存汉城西 北角墩台、部分南城墙城址遗迹,应积极予 以保护。” 2 沙 州 古 城 CURRENT STAT 2、旅游规划 敦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敦煌旅游的目 标定位是:充满艺术魅力的国际遗产旅游目的地城 市。即到2020年,将敦

44、煌建设成为“充满艺术魅力 的国际遗产旅游目的地城市”,该定位也是符合敦 煌城市规划中“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的;敦煌的 旅游形象定位为:盛大、神奇的艺术圣地(盛、 神、圣)。 敦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敦煌旅游空 间结构为:一心二组团三线。其中一心指敦煌 市中心;二组团指历史遗产组团和自然遗产组团; 三线指丝绸之路南线、丝绸之路北线和科学考察 线。在以上“一心二组团三带”的空间结构 下,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将敦煌划分为八个功能 区:莫高窟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区、鸣沙山月牙泉观 光休闲旅游区、敦煌国际艺术文化交流区、玉门 关、汉长城边关文化体验旅游区、阳关、渥洼池绿 洲文化休闲旅游区、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综

45、合旅游 区、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观光旅游区、伊塘湖温泉 休闲娱乐旅游区。 按照保护与利用程度的不同,将敦煌市整个 旅游区域划分为一级景观保护区、二级景观保护 区、三级景观保护区以及城镇及设施建设等四个区 域。敦煌古城属于一级景观保护区。对一级景观保 护区的要求是:该区域应严格保持现状特征,加强 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机动交通工具,鼓励区内农民 进城居住。对该区域内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建设项 目应严格审批程序,杜绝破坏性建设。 2 沙 州 古 城 3、党河风情线景观控制性详细规划 “党河风情线”工程是敦煌市“十大城市 景观工程”之一,范围是沿党河城区段北起加荣 塑料厂,距党河桥1.8公里,南至党河桥南1

46、.7公 里,全长3.5公里,两岸留宽度200米左右的控 制区,面积约162公顷。方案将“水、生态、文 化、历史、人”这几方面的因素有机联系,形成 一个统一的整体,共融于党河这个生态体系中, 整体的功能结构为“一江、两岸、七区”。 一江:指党河滨水景观带。 两岸:指党河两岸建筑、绿化、小品等景 观带。 七区:指规划区域中的七个功能分区。景 观核心区、商业步行街、高档住宅区、滨水住宅 区、改造建设区、保留改造区、滨水绿化区。 基地右侧紧邻党河风情景观线中的改造建 设区、商业步行街、滨水住宅区和高档住宅区。 CURRENT STAT 2 沙 州 古 城 4、“十一五”计划及政府工作报告 敦煌市“十一

47、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狠抓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2)围绕旅游资源,做大旅游产业。 (3)坚持兴工强市,培育支柱产业。 (4)加快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5)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6)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7)加快生态建设,重视环境保护。 (8)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 (9)加强民主法制,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敦煌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孙玉龙书记指出,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 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战略目标,加快 推进“三城一基地”建设,为实现敦煌经济社会更

48、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城一基地”建设是指,国际旅游城、文化艺术城、大漠光电城、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 (1)建设国际旅游城。依托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自然景观,加快旅游深度开发和转型升级,打造国际性的旅游 节会,争取开通航空口岸,积极开辟国际客源市场,使境外游客人数保持较快增长;建设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提供 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建立国际通用的旅游信息和标识系统,积极创造无障碍旅游人文环境,建设具有 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2)建设文化艺术城。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文化基础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把敦煌文 化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融

49、入到人文环境的每一个层面,延伸到旅游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加快文化与经 济的融合,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经济竞争的硬实力,建设文化特色更加鲜明、艺术氛围更加浓郁的文化艺术之城。 (3)建设大漠光电城。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突出项目示范效应,在全市生产 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步推广使用太阳能,促进生态效益和产业效益相结合,走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 (4)建设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不断壮大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力争两年内全市葡萄总面积 达到10万亩,发展一批以品种展示、鲜食采摘、农家休闲为主的葡萄观光园,建成一批以葡萄鲜贮、酿酒、榨汁为主 的产业化龙头项目,不断延伸

50、产业链,打造敦煌葡萄品牌,努力建设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 2 沙 州 古 城 第二部分:规划设计 PART TWO: PLANNING 第三章 规划研究与市场分析 CHAPTER PLANNING RESEARCH AND MARKETING ANALYSIS 第四章 规划定位 CHAPTER PLANNING ORIENTATION 第五章 布局规划 CHAPTER PLANNING LAYOUT 第六章 项目策划与活力分析 CHAPTER PROGRAMMING AND VITALITY ANALYSISS 第七章 游憩体系与游线组织 CHAPTER LEISURING SY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设计 > 古建 > 建筑规划

copyright @ 2018-2021 © 网站版权归佰策地产文库
鲁ICP备
19002757号-2)|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1622号)
本站仅对上传内容进行存储不做任何编辑,禁止上传侵权违法内容
如侵权请发邮件至admin@dcbbs.com或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