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pdf

上传人:南*** 文档编号:17265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花薛芃,丁金铭花薛芃,丁金铭摘要:摘要: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自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第一条自建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的建成,标志着天津率先进入铁路运输时代。随后,大量工厂在铁路沿线陆续开办,不断引领着天津乃至全国的工业发展,逐渐形成中心城区环铁路的工业发展的大格局。铁路环线地区为天津持续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动力。但在城市“退二进三”、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环线地区原本的工业优势逐渐弱化,甚至成为现代化发展的羁绊。老旧工厂面临停产搬迁,传统工业面临转型升级。本文以天津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周边地区的更新改造为

2、契机,主要以南口路地区为例,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优势,结合产业现状发展问题和潜力资源,综合评估得出汰留结果,并根据产业发展条件进行产业粗选和进一步细分。最终构建适应铁路环线地区更新改造的产业生态圈,并将相应的产业更新策略在空间层面具体落位。关键词:关键词:铁路,工业,南口路地区,产业更新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1.1 城市产业基础城市产业基础1.1.1 铁路从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 天津率先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第一条自建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第一台自制蒸汽机车;第一条复线铁路津芦铁路;第一座拥有“两干线三车站”的铁路枢纽城市。这些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和称谓将天津与铁路紧密联系在一

3、起。1988年,铁路作为划时代的交通方式,从海滨的小渔村(塘沽)进入津城(图 1)。图 1天津铁路建设历程图片来源:天津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周边地区城市设计1888 年,铁路从塘沽南站通至天津,1894 年,连通北京。1903 年,袁世凯主政天津时期修建天津北站,开启了河北新区的发展建设时代。1911-1912 年,建津浦铁路,修建天津西站,开辟了天津与南京浦口的铁路联系。天津成为华北地区铁路运输的中枢城市。1959 年,铺设陈塘支线,连接了西营门货场与陈塘庄货场与两个货场,中心城区的铁路环线基本形成。1976 年,铺设李港铁路货运专线;1991 年,铺设陈塘庄热电厂专用线。至此中心城区的铁路系统

4、基本稳定。1.1.2 工业基础伴随铁路的建设, 在铁路沿线陆续开办了大量工厂, 不断引领着天津乃至全国的工业发展,逐渐形成中心城区环铁路的工业发展的大格局(图 2)。百年间, 铁路环线地区为天津持续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动力。 仅陈塘庄支线铁路, 在鼎盛时期沿线就有 10 万产业工人。 铁路成为周边工厂运送物资和通勤的 “黄金线” ,见证了天津近代工业时代的发展历程和兴衰历史,承载了几代人工作和生活记忆。图 2不同时期工厂建设布局图 3工业遗产现存情况图片来源:天津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目前,在铁路沿线区域,有 18 处具有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大部分企业将在城市优化提升进程中,面

5、临新一轮的停产搬迁(图 3)。在生产:津浦路西沽机厂等 7 处工业遗产仍在生产或使用;已停产:天津钢厂 4 处工业遗产已停产或使用;已更新:外贸地毯厂等 7 处工业遗产策划植入文化创意、商业等其他使用功能。而对于工业遗产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发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2000 年);“退二进三”阶段(2001-2005 年);文化创意产业阶段(2006 年至今)。现阶段, 天津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周边地区的工业遗产转型利用, 以文化创意产业置入更新为主要手段。1.2 政策支撑政策支撑1.2.1 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是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毗邻北京,地理区位优越。依据环渤海地区合

6、作发展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等多项规划内容,天津将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要承接城市之一,其中:北京为知识型区域, 主要作为产业与技术扩散的输出地, 向天津与河北等地区疏解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高级第三产业等;天津为加工型区域, 主要作为产业与技术扩散的承接地, 一方面承接来自北京的疏解功能,另一方面向河北传递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河北为资源型区域,主要依托自身的丰富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和农副产品等优势,承接来自北京和天津的功能转移。1.2.2 新型城镇化与时空观在高铁的带动下, 当今中国正在走一条全新的城镇化道路。 城市的发展由原来单一的摊大饼模式变成城市群

7、之间的跳跃式发展。而京津冀城市群正是中国三大引领式城市群之一。根据最新规划,天津被定位为十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处于城镇体系的最高地位,在区域整体发展中承担引领、辐射和集散的职能。图 4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建设与规划情况图片来源:作者整理自绘全新的时空观,塑造了新的生活模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不同(长三角主要依托轨道交通,珠三角主要依托高速公路),京津冀的城市互动主要依靠城际铁路。2016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提出,规划城际铁路总里程约 1100 公里,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一小时通勤圈(图 4)。由此,京津的关系由最初的单边竞争向京津双城,最终向京津同城方

8、向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可以畅想一种单车+地铁+高铁的“1 小时 100 公里”的未来生活模式(图 5),这将对未来的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图 5未来生活模式畅想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京津同城的发展趋势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生活选择。 人们可以在享受天津相对经济实惠的居住体验的同时,也可以享受来自北京的高级服务。我们的生活圈不再局限于单一城市,更低的生活压力,同等的生活品质,是未来生活的理想模式。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一方面,天津应该稳固自身优势,结合现实需求改善当地生活,留住本地常住人口;另一方面,天津也应该增加创新特色,结合所有资源吸引外来人口,总体提升城市活力。天津中心城区铁

9、路环线周边地区的产业更新迫在眉睫。1.3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本次研究技术路线如下:(图 6)图 6技术路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从供给侧对现状产业进行评估:通过现状产业梳理,综合产业发展环境高、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三大因子对现状产业进行评估,从而得出产业汰留结果,将现状产业划分为保留产业、升级产业和更替产业;从需求侧规划新兴产业置入: 结合京津冀产业联动、 海河上下游集群和自身资源禀赋三大要素, 综合评估产业发展条件, 从而得出文化旅游和创新产业两大产业粗选结果,并进一步进行细分。2 产业发展分析产业发展分析2.1 产业现状梳理产业现状梳理2.1.1 京津冀产业现状产业合作加快,天津主攻制造研发与金融

10、创新。2015 年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 4.837.158.1。三地相互投资额年增幅达 220%,北京、河北对天津的投资分别倾向于研发和资本环节、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图 7)。图 7京津冀三次产业 2015-2016 增加值统计图数据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2.1.2 天津市产业现状产业转型初显成效,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幅大。2015年天津GDP达16538.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3:46.7:52.0,服务业比重首次超50%,成为天津市主导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增幅居首,成为天津市新兴产业(图8-

11、9)2.1.3 天津主城区产业现状主城区三产占比超 90%,但经济贡献度低。主城区GDP在全市处于落后地位。主城区第三产业比重高达9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836.1亿元。(表1)图82011-2015年天津生产总值和服务业比重图92014-2015年天津三次产业增加情况数据来源:天津市2016年统计年鉴表12016年天津各区经济与产业数据统计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 GDP(元)第三产业比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天津主城3028.060901.091.2836.1天津近郊3588.3214235.043.37594.5天津远郊3161.579601.047.85971.2数据

12、来源:天津市2016年统计年鉴2.1.4 天津铁路环线地区产业现状环线内工业转型进度缓慢;环线内外服务业规模等级差异显著。环线内工业总面积6.65公顷,占总面积8%,位居所有用地第四。工业用地仍占一定份额。场地内闲置用地共计91处,占地总面积7.71公顷,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其中废弃工业厂房面积占所有闲置用地的40%以上(图10)。基于城市服务业POI数据的获取与布点研究,天津城市人口、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都向内城集中, 环线地区范围内服务业设施呈现低谷状态。 对环线地区进行服务业等级调研,整体等级较为低端、经济规模较小,效益一般。2.1.5 南口路地区产业现状(1)二产运营状况不佳,亟待转

13、型置换现状南口路地区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主要集中分布于铁路联测, 大规模的工厂均与铁路相关。其中,与铁路相关的 4 家工厂占地面积超过 90%(图 11)。虽然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业发展历史渊源深厚, 但现状运营状况不佳, 工厂处于陆续搬迁阶段(图 12)。目前 6 家工厂正准备搬迁,3 家工厂濒临倒闭,仅天津机务段、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二分公司未打算搬迁。(表 2)图 10天津铁路环线周边地区产业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表 2较大型工厂运营状态表公司名称公司名称建设年代建设年代运营状态运营状态现就业情况现就业情况搬迁打算搬迁打算天津市动力机厂1935运营较少有天津六九电缆有限公司1934运营多有天

14、津中车机辆装备有限公司1910运营1000有天津机务段1998运营多无天津津裕电业有限公司1992不运营较多有天津市孔雀民族乐器厂1998运营很少有天津市自动化仪表厂1958运营较多有图 11第二产业现状分布图图 12第二产业运营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三产服务层级低端,亟待优化升级南口路地区第三产业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集中分布于铁路北侧,服务设施级别低,规模小。生活性服务业占 96%,其中零售业、居民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占 80%(图 13-14)。服务设施多为居住小区级;超 60%居民对周边服务设施不满意,其中 80%不满意原因为设施规模小、级别低。服务设施主要沿铁路

15、北侧席厂下坡、榆关道等主要道路两侧分布,铁路南侧华泰道有较为集中的设施分布。图 13第三产业核密度分析图 14第三产业不同类型数量汇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2 产业现状评估产业现状评估综合产业发展环境、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三大因子,对现状产业进行评估,从而得出产业汰留结果如下:(表 3)表 3产业现状评估结果门类门类工业工业生活服务类生活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具体类型具体类型制造业制造业零售类零售类文体类文体类居民服居民服务类务类住宿和住宿和餐饮类餐饮类卫生和社卫生和社会工作类会工作类教育类教育类社会保社会保障类障类金融类金融类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发展环境+产业规模与效益的

16、评价标准分别为产业发展现状的空间和经济体量大小; 发展环境的评价以产业发展与宏观背景的吻合与协调性为基准。2.3 产业汰留结果产业汰留结果根据产业现状评估,得出产业汰留结果,将现状产业划分为保留产业、升级产业和更替产业,如下:保留产业:住宿和餐饮类,卫生和社会工作类,社会保障类,教育类,金融类;提高现有住宿餐饮类、 卫生和社会工作类、 社会保障类等生活性服务与公共管理类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与空间品质,营造更佳的生活氛围。升级产业:零售类,文体类,居民服务类;可进行产业升级,扩充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层次。更替产业:制造业。迁出主城区,并入产业园。2.3.1 更替产业制造业因违背国家 “退二进三” 政

17、策与上位规划产业定位; 环线地区交通区域优势削弱,经济成本提高; 铁路和工厂等大型空间体量割裂城市空间等原因, 不再适应当今铁路环线周边地区的发展,因此需要被更替。主要安置方式为:抓紧京津冀产业转移机遇,向成熟产业园区转移。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 中的京津走廊高新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将产业转移至成熟产业园内,加强技术孵化、充分发挥企业集群效益。可承接的产业园包括:天津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天津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等。2.3.2 升级产业(1)零售类:零售类产业因其销售模式单一,与文娱等产业间联动性弱,服务层次低等不适应性

18、,需要升级转型。主要升级方式有:“居然之家家居卖场”模式:“零售+餐饮+文体娱+教育” 消费生态圈。以超市、餐饮、电影院线、儿童培训、体育健身等新业态为支撑的“家庭大消费生态圈”。门店用过 50%的面积做超市,其中 30%面积做餐饮及休息区。(2)文体类文体类产业因其规模与“文化河北”定位不相称,与商业、工业等产业联动性弱等不适应性,需要转型升级。主要升级方式有:“北京 798 艺术区”模式:“文化” + “办公”: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家工作室、餐饮酒吧等空间的聚合。“上海新天地”模式:“文化”+ “商业”: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步行街。(3)居民服务类居民服务类产

19、业因其量多质劣,层次单一,点状零散分布,集聚效应差等不适应性,需要转型升级。主要升级方式有:“日本丰富町社区活动中心”模式:“满足多种需求” + “高质量空间”:集社区图书馆、老人照料中心、社区管理、儿童游乐、展览观看等于一体。2.4 产业发展条件产业发展条件2.4.1 京津冀产业联动天津产业园承接北京疏解的产业主要有: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国际航运、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等。天津市域产业的分工格局主要为:(图 15)主城区承担北京部分区域服务职能滨海新区核心区突出国际化职能发展其余地区承载市级专业化服务职能图 15天津各区产业分工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综合比较各区发展相关产业的宏观协调性如下:(

20、表 4)表 4各区发展相关产业的宏观协调主城区主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其他地区其他地区高端制造+国际航运+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创新创业+文化旅游+商贸服务+2.4.2 海河上下游集群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2005)将海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本地块位于上游现代服务段的传统文化区(图 16)。2015 年天津市总体规划提出海河北岸以先进制造研发为主、南岸以科技创新为主。场地适宜发展以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为支撑的文化旅游、科技研发等产业。图 16天津市海河经济带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4.3 自身资源禀赋南口路地区自身资源条件如下表:(表 5/6)表 5南口路地区各方面优劣条件城市区

21、位城市区位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景观资源交通资源交通资源人群资源人群资源利利城市中心区历史悠久, 工业遗存丰富两面临水,景观资源丰富区域交通区位好本地人群多,且业缘基础强弊弊/老旧住区多, 空间破败内部铁路对景观阻隔大内部交通可达性低人群层次低,消费能力不足表 6南口路地区各方面资源与产业交叉评估城市区位城市区位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景观资源交通资源交通资源人群资源人群资源合计合计金融保险+商贸服务+文化旅游+创新创业+2.5 产业粗选产业粗选综合产业发展条件,产业粗选结果为与地块适配性较高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表 7南口路地区产业粗选京津冀产业联动京津冀产业联动海河上下游集群海河上下

22、游集群自身资源禀赋自身资源禀赋合计合计金融保险金融保险+商贸服务商贸服务+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科技创新+2.6 产业细分产业细分从市域错位发展及场地自身资源适配出发进行细分。科技创新产业应打造与铁路工业文化适配的未来交通众创微企空间,分别发展研发设计、实验调配等。文创产业则应打造与市井文化适配的文创空间。分别发展文化保护与文化设施服务等。2.6.1 科技创新产业细分结合轨交优势与老轨道改造等发展契机, 打造与铁路工业文化适配的未来交通主题众创微企孵化空间。未来交通科技创新产业包括:未来交通研发与设计:改造动力机厂等厂房,孵化未来交通研发与设计众创微企;未来交通实验与调配:结合厂房高大、设

23、备齐全等优势,孵化未来交通实验与调配微企;未来交通生产与调度: 结合机务段厂房与铁轨联系紧密, 孵化未来交通生产与调度各类微企。2.6.2 文化创意产业细分结合老铁路工业品牌等文化优势与厂房改造发展契机,打造与市井文化适配的文创空间。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包括: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结合特色文化设博览馆,开展历史记忆展览、口述历史讲堂等活动;休闲娱乐服务:满足科研人员生活需求,设健身房、相声茶馆等设施;电影服务:形成老工业特色取景地,为创作初期人员提供灵感氛围。2.7 产业生态圈产业生态圈图 17产业生态圈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最终, 以铁路工业文化为出发点, 通过巩固更新现有供给侧产业, 引进新型需

24、求侧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圈构建(图 17)。3 产业规划设计产业规划设计3.1 产业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产业提振策略:三产优化升级,二产转型置换。(表 8)。表 8产业提振策略手段手段编号编号产业类型产业类型保留产业保留产业A-01住宿餐饮类A-02卫生与社会工作A-03教育类A-04金融类升级产业升级产业B-01零售类:零售加强多阶联动B-02居民服务类:居民服务方式扩充B-03公共管理类:公共管理服务提质置入产业置入产业C-01未来交通研发设计C-02未来交通实验调配C-03未来交通生产调度C-04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C-05休闲娱乐服务C-06电影服务3.2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3.2.1

25、生活服务类产业与公共服务类产业生活服务类产业与公共服务类产业为居民、 专业从业人员等提供社区服务、 园区管理等基本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科创邻里中心等节点按服务半径呈点状分散分布。同时,鼓励部分原住民及其他大众劳务者就业。(图 18)3.2.2 休闲娱乐服务业休闲娱乐服务业满足居民与从业人员未来生活额外需求, 设特色工艺品集市、 创业咖啡馆、健身场馆、相声茶馆等功能设施。商务休闲功能集中于南口路沿线,市井休闲集中于北运河沿线。同时,鼓励部分原住民及其他大众劳务者就业。(图 19)3.2.3 文化保护与文化设施服务业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业保护延续地块特色文化,设立文博馆,包括铁路、工业文博等,开

26、展特色工艺品展览、历史讲堂、工业流程再现等,各文博点游线由轨道串联。基于业缘性鼓励原住民参与口述历史讲堂、当地向导等工作,并吸引其他大众劳务者就业。(图20)图 18生活服务与公共服务类产业分布图 19休闲娱乐服务业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20文化保护与文化设施服务业分布图 21电影服务业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2.4 电影服务业南口路地区与滨海新区高端影视基地拉开差距,为影视摄影、衍生品设计、剧本与乐曲创作等影视创作人员提供微企孵化基地。 电影服务业分布于 609 电缆厂等工厂旧址内, 呈面状分布,以吸引从业或创业初期摄影师、设计师等高素质人才就业为主

27、(图 21)。3.2.5 科技创新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未来交通研发设计、 实验调配、 生产调度等产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打造众创微企孵化空间, 为创业初期人才提供就业场所, 优先发展对环线地区有示范作用的云轨研发-生产-运营全链条产业。整个链条产业包括:技术研发:包括轨道适配性技术开发、车轨连接技术开发、智能管理平台开发、数据反馈平台开发等;产品设计:包括连接卡槽设计、提还车软件设计、安全防护设计、智能充电板设计等;实验调配:包括固定性实验、速度实验、持久性实验、传感灵敏度实验等;生产制作:包括轨道整理、零件生产、固件组装、轨道连接等;运营调度:包括站点设立、实时调度、故障反馈、定期保养等。

28、未来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功能将分别分布于原动力机厂、中车车辆厂和天津机务段旧址内,呈面状分布(图 22)。三片厂区均通过云轨站点与绿道的延伸与云轨紧密相连,带动园区交通区位的提升,也为云轨的实时勘察、调配和修整等提供就近优势。图 22科技创新产业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研发设计以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就业创业为主, 提供创业初期微企孵化空间。 试验调配除吸引创新型人才参与技术研究外, 鼓励部分技术型操作人才进行相关产品试验工作。 生产调度以吸引技术型操作人才进行产品生产为主,鼓励部分创新型人才从事调度与管理工作。3.3 分期规划分期规划将产业分近、中、远三期规划:近期:低效产业淘汰,供给产业焕活近期合理

29、腾退运营状况不佳的制造业工厂, 并借助地铁与云轨的交通优势, 于周边串联供给侧社区服务中心与科创邻里中心,焕活供给侧产业,提升服务品质。中期:云轨示范先导,核心产业置入中期以云轨发展为先导, 置入包括未来交通研发设计、 试验调配和生产调度的核心产业,实现云轨运营全副保障及交通产业链的空间串联。 同时完善南口路商务休闲带, 为众创人士及本地居民提供额外娱乐服务。远期:多阶产业联动,丰富多元格局远期陆续置入电影服务业、 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业及北运河市井休闲带。 与先行置入的供给产业和未来交通产业实现多阶联动,丰富产业格局,为多种人群提供就业。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2天津市 2016 年统计年鉴.3天津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周边地区城市设计.4运迎霞,陈天,许熙巍,李津莉,张赫,米晓燕.轨枕之间:天津铁路环线周边地区更新发展J.人类居住,2017(03):56-57.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花薛芃,硕士生,东南大学丁金铭,硕士生,东南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设计 > 城乡国土 > 建筑规划

copyright @ 2018-2021 © 网站版权归佰策地产文库
鲁ICP备
19002757号-2)|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1622号)
本站仅对上传内容进行存储不做任何编辑,禁止上传侵权违法内容
如侵权请发邮件至admin@dcbbs.com或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删除